省錢,年輕人的新攀比
不知道是人變理性了還是真的年紀到了。
我發現身邊的同事朋友最近開始鉆研起省錢小妙招來了。
之前總是遲到的同事現在成了最早上班的人,還和我們宣傳起早睡早起的好處:“早起可以自己做午飯,外賣錢這不就省出來了!”
有的同事則是變成了平替的專家,告訴了我們很多神奇替換法:比如用中老年針織毛衣代替JK開衫、用醫藥箱代替化妝品收納......
隨著省錢隊伍越來越大,大家甚至開始暗暗較起勁來。
被大家熱情帶動,我也忍不住加入了這場省錢攀比中,結果不足一個月,我便草草放棄了。
因為我發現:省錢日子里,我一點都不快樂,反倒決定不省錢后,我的精神狀態穩定多了。
省錢,不快樂
放眼互聯網,因為省錢變得不快樂的人似乎不在少數,28歲的張鈺便是其中之一。
省錢的觀念早早根植進張鈺的基因里,小時候她的家境不錯,但爸媽卻很少會在衣食住行外多花錢,如果張鈺想要玩具這種帶有娛樂性質的東西父母就很少同意。
久而久之張鈺也就“懂事”起來,壓抑欲望成了張鈺的一種習慣。即使到現在她如果想要買東西,會下意識會思考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需要,是不是不買也可以,非要買有沒有更便宜的。
事實上證明,過分壓抑的欲望總會反彈的。花銷失控的狀態6年里經常出現,有時候她忍住兩個月不買東西,第三個月會像泄洪一樣把錢都花掉。
張鈺的化妝架上有很多大牌平替口紅,旁邊就是那個大牌口紅。她說:“當初因為喜歡大牌的顏色,但為了省錢就買了平替版,但沒有兩天我就覺得委屈和不滿足,就會沖動把大牌買了。”
很長一段時間里,張鈺都身處“薛定諤的省錢”和“螺旋式的金錢焦慮”里,很難感受到純粹的消費快樂。
成思源最近有一種異樣的感受:只要腦子里出現省錢的念頭,就變得不快樂起來。
這感受和半年前剛開始省錢時截然相反。
25歲的成思源一直衣食無憂,學生時代也沒有太多省錢意識,直到開始工作,她發現了省錢的好處:一定積蓄不僅可以愉悅自己還能讓自己面對一些疾病、生活問題時不會太慌張。
因此剛開始省錢時,她收獲了滿滿成就感:學習了很多省錢小妙招,買到了一些性價比很高的物件;能清醒識破消費主義套路,購物時及時攔住自己......尤其是在看到她的存款迅速從五位數變成六位數的時候,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跟著到達了頂峰。
問題卻也是從這時候出現的。她開始不滿意存款數字變化太慢,省錢變得越來越浪費精力。每次想買一個東西,總想找到最有性價比的那個東西,于是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,各種糾結,弄得自己筋疲力盡。
過度的省錢收效甚微,倒把她的快樂一并省沒了。買杯奶茶錢都糾結很久,很多以前就喜歡,加到購物車用來激勵自己的東西,早早變成了“不要也行”、“也沒那么必要”.....
省錢到底是為了什么?怎樣省錢才能讓快樂不打折?成了困擾成思源、張鈺,以及眾多年輕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問題。
省錢,為快樂
張鈺和成思源越省錢越不快樂的經歷,也證明了一件事:如果省錢的過程讓你一直有“自己過得不好,自己在吃苦”的感覺,那大概是對省錢的理解出現了問題。
有一位網友,如此描述自己的省錢觀:
“買東西不買最貴也不買最便宜,而是選擇我覺得最實惠的。必要開支以外就不花了,偶爾買個游戲皮膚或者點份自己想吃的,請朋友吃頓飯奢侈一把就當犒勞自己。”
這也成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新省錢觀:花錢是為了更好地賺錢,省錢是為自己的快樂充值。
豆瓣甚至誕生了很多省錢小組,光是“摳門男性聯合會”和“摳門女性聯合會”兩個頭部大組就聚集了上萬的年輕人,無數“摳門人”在其中分享省錢技巧,鉆研省錢的快樂之道。
《消費者心理學雜志》研究發現:想要購買東西的愿望比實際擁有東西更讓人開心,消費時期待花錢這一行為會給生活帶來改變,這種期待是購物的快樂源泉。
這也是省錢的同時,快樂還不打折的真正原因:
當你為自己的小期待、小夢想省錢時,省錢不再是一個辛苦的事情,而是為期待澆水的過程。
今年的大學生特種兵旅行,便是一種證明。
從今年2月開始,“30小時往返1300公里游6個景點”、“周末極限36小時吃遍重慶”、“挑戰24小時吃遍洛陽”……......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行程安排,卻被當代大學生一一實現。
對還在上學,生活費仍需要父母支付的00后來說,省錢是為了實現旅行夢。
“400元生活20天”、“2個月不外食”等挑戰時常跟在“特種兵式旅游”話題下,很多人給省錢冠上挑戰之名,希望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花銷,有人會壓縮交通、住宿的費用,爭取在目的地多玩一天。
當那些為了省錢乘坐硬座的大學生聚到一起,夜晚的車廂恍惚間成了更大的寢室,青春有了新的樣子。
成年人的期待和夢想,不止旅行夢。
各大社交媒體上,這兩天關于#省出一個小夢想#的話題討論度很高,各地年輕人們在這里寫下了自己對未來的期待:
山東省的網友分享說正在邊工作賺錢邊努力省錢,爭取盡快報班學習。
一位廣西省的網友則堅持省錢生活4年,希望40歲能在老家買套房。
還有很多人省錢,是在安撫生活的疲憊。
有人省錢只為購買些讓自己開心的“美麗廢物”,比如一套篆刻工具,一個高價玩偶等等。
有人攢了很久的錢給自己買了相機,督促自己周末出門掃街,看看更真實的世界。
有人省錢是為了去音樂節盡興玩一場。
......
無論為何,省錢都不再是一件讓人焦慮不安的事情。
反而很多關于工作、愛情的困擾就在這些期待被滿足的瞬間消散了。
當大家對于自己總能好好生活又多了一份信心時,那些為了自我關懷而省錢的日子,都變得舒坦又值得。
省錢,更快樂
在#抖音618每個省都好會省#話題下,不同省份的網友們分享自己的夢想和省錢心得。
一位遼寧省的網友說,一個多月前她和丈夫專門設置了一個“五月天演唱會小金庫”,里面的錢決定著倆人北京演唱會的位置,省的多就選前排,省的少就去山頂。
她每天公交出行,自己做飯,每天都能省出一點。為了壯大“五月天小金庫”,她連買瓶洗發水、買個蚊香液,都要四處比價,“斤斤計較”。
浙江一位網友,正努力攢錢買一臺更高配置的電腦,她的妙招是,遇到想買的衣服,先加入購物車,然后苦等打折降價。
雖然計較和等待都是為了夢想蓄力,可時間久了,也忍不住想,要是能有更簡單直接的省錢方式就好了,可以讓他們不必為一兩塊錢的差價比對多個平臺,更不必為了二三十塊的折扣苦等半月。
為了助力普通人的夢想,也為了省得開心,省得放心,今年抖音618好物節提供了超大優惠力度:
省錢方式非常直接,滿減再疊加消費券,滿300減80,讓大家以實惠的價格拿下自己心儀產品。
精挑細選了各品類爆款,提前幫大家把了關,力求幫大家在省錢的同時能夠更省精力。
即日起至6月18日,主題日天天不重樣,大家按需關注領取專屬優惠券,更有1元秒爆款等活動,等你來參加。
來抖音左滑或點頂部【商城】按鈕即可進入商城,了解更多618省錢秘籍。
有人說,現代人的消費觀總是在“我要省錢”和“人只活一次”之間徘徊。由此也催生出兩種不一樣的省錢態度:“不買立省100%”和追求“極致性價比”。
事實上,正常生活本就是要花錢的,一些大額的消費更是必要的。省錢不是斤斤計較,更不該是一種生活負擔,是人生不斷圓夢的積累過程,也是讓自己賺的、攢的每一分錢都發揮更大價值的方法。
我們不鼓勵鋪張浪費,但在經濟可承受范圍內,用自己“省出來的錢”,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精彩,把愛好變得更純粹,應該會是很酷的活法。
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,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,均為采集網絡資源。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,可聯系本站刪除。